高尚的文明——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有感-am8亚美

高尚的文明——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有感
发布时间: 2014-11-03 13:48  来源: 本站编辑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实际上,如果没有兴盛的文化,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就只能是过眼云烟,随着时间而慢慢流逝。古代的许多文明,例如特洛伊和克里特,如果不是现代的考古发现能使它们的废墟重见天日,那么就只能存在于虚无缥缈的神话传说之中,实际上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它们仍是尽情发挥想象力的绝佳题材。而古典时期的文明虽然也历经两千多年天灾人祸的考验,其精神内涵却一直流传至今,其轮廓面貌依然清晰可见。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古典时期的各个文明都已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文化,随着国家和民族的强盛,文化也随之得以兴盛,而在国家和民族衰弱的时期,文化却仍能以其独特的坚韧性而幸存下来甚至浴火重生。中国人对孔子发出的"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赞颂以及西方人以耶稣诞生年为公元元年的纪念都表明,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化作为文明的核心越来越受到国家和民族的重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4日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对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以上人口,56个民族的大国来说,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得到全国各族人民认同的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发展出了多种各具特色的文化,如以汉族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藏族为代表的喇嘛教文化和以回族-维吾尔族为代表的伊斯兰教文化,各自属于中国、印度、中东文化圈。随着中国步入近现代社会,以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思想不断涌入中国,并与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相结合,经过历史和实践的不断考验和洗礼之后,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我们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提醒了我们在现代化过程中将会遇到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办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人民经过百年的艰辛探索,结合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国情后最终达成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意味着具有悠久历史和多彩文化的56个民族不仅拥有对光荣过去的高度自豪,也有着对祖国的美好未来的共同憧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说明中国将以渐进的改革和大胆的创新去追赶并引领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急剧变化的时代潮流。社会主义荣辱观结合了优秀的传统荣辱观和先进的西方荣辱观,在中国快速现代化的急行军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精神"风向标"。从时间上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结合了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从空间上来说,中国、印度、中东和欧洲四大文化圈的优秀文化传统将在现代中国融于一炉,终将成为各种文化和谐共处的榜样。

      现在的中国人生活水平正飞速提高,很多人却发现自己越来越迷失于物质世界的快速变化之中,社会上出现各种各样"土豪炫富"和"屌丝仇富"的现象,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的快速现代化带来了一些不可避免的不公正和贫富分化,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现有的精神文化水平已经跟不上时代变革的步伐。《易经》上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这个观点来看,很多人现在都是只重"器"而不重"道",也就是内心的信仰。一味以追求财富、权力、名誉为荣,抑或一味以否定财富、权力、名誉为乐,也许能让我们获得"文明人"的虚荣,可是这种高人一等的"文明"的感觉如果只是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之上、毫无内心的充实感、安全感与满足感时,是否说明我们还不是真正的"高大上"呢?19世纪的欧洲人在文明程度上远超世界其他地区,然而当欧洲人遇到南太平洋群岛上最为落后的土著民族时,却由衷的称赞这些土著民族为"高尚的野蛮人",认为他们有着现代"文明"所丧失了的高尚。这个故事对今天的我们仍然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也许在我们到达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文明的伊甸园"之前,我们首先得找回"上帝的伊甸园"中那份原始而质朴的高尚。从当下来看,在以30年时间走完西方300年发展道路的这个急剧转型期,只有这样才能从精神上实现"软着陆";从长远来看,"高尚"将是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中不可或缺的特质之一。

华虹宏力三厂良率管理党支部 陈睿

网站地图